欢迎来到石家庄尚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专业制造商LABORATORY OVERALL ENGINEERING SOLUTIONS EXPERTS
全国咨询热线:13303038108
18032080333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资讯百科 >> 行业动态

咨询热线

18032080333

浅谈中职PLC可编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探讨

作者:超级管理员 点击:603 发布时间:2023-11-08

PLC可编程控制器是集自动控制技术、微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。它已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、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,被誉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基础。三大支柱之一(PLC技术、机器人技术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)。基于PLC广阔的发展空间,PLC课程已成为中等职业院校机电、电气等专业的核心课程。

PLC可编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适用性,强调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材按照基本工作原理、基本指令、基本应用、基本操作的顺序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。一方面因为中职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弱,另一方面由于指令数量多、抽象,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完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。他们对每条指令的功能感到困惑,无法正确理解和沟通。学生的应用性、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采用“项目导向、任务驱动”的项目式教学。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,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学生实践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。

本文主要探讨PLC可编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。对教学理念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、方法手段、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探讨,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。尝试。

更新教育理念,培养学生创新意识:

从未来趋势来看,生产线对工业自动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;不仅需要技能型人才,更需要积极进取、开拓创新的人才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:传统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传递,强调教育在课堂中的核心作用,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,从而严重丧失教学效率;过于强调学习,从而失去了学现和创新的兴趣;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中心,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“填充”对象或容器,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潜力。这样的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,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。

因此,更新教育理念,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创新模式、以学生为中心,强化学生在PLC可编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,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。在教学中,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,还要赋予学生探索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,激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、不断创新。

创新是一个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表现。创新并不神秘。经过学习和培训,大多数人都会提高创新意识,培养创新能力。创新思维的一般过程是: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提出假设、解决方案和检验、否定,然后寻找其他解决方案和检验,直到真正解决并通过检验。程序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。创新教育强调“发现”知识的过程,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。它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精神的形成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合教授PLC可编程课程。因此,我们尝试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,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。


技术支持:河北万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备案号:冀ICP备2021021144号-9      |      网站地图    XML地图

网站如有违法、侵权、虚假等信息请及时联系修改,如未提前通知造成的诉讼 、纠纷、处罚等责任本公司与制作者并不承担。